1、淄博市。临淄区,属山东省淄博市市辖区,位于淄博市东北部,东临青州市,西接张店区与桓台县,南与淄川区、青州市相邻,北与广饶县、博兴县接壤,全区总面积667平方公里,占全市总面积的12%。截至2014年底,临淄区辖7个镇,5个街道。2014年,全区总人口为614976人。
2、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就在今天的淄博市临淄区。临淄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,周代齐国故都,汉代齐王首府,三国为青州治所,隋、唐为大郡驻地,此后为县。临淄原名营丘,因东临淄河,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。1970年设立临淄区。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北部,地处鲁中丘陵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。
3、临淄,现在称为淄博市,是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。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,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,也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。淄博市在行政区划上,截至2019年,下辖5个区和3个县,总面积达到5965平方千米。建成区面积约为349平方千米,城镇化率达到了704%。
4、山东省淄博市。淄博(zībó),简称“淄”,是山东省地级市,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、现代工业城市。截至2019年,全市下辖5个区、3个县。淄博总面积5965平方千米,建成区面积349平方千米,城镇化率704%。
5、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位于哪个省哪个市属于: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部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°08′-118°30′,北纬36°39′-36°37′。东邻益都县,南接淄川区,西连张店区、桓台县,北靠博兴、广饶县。
临淄齐国都城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境内,鲁中山区的北麓。东临淄河,西依系水(俗称泥河),南有牛山、稷山和名泉“天齐渊”,东、北两面是辽阔的原野,距渤海百余里。临淄即因东临淄河而得名。
齐国故都是今淄博市临淄区。资料临淄区,隶属山东省淄博市,地处鲁中丘陵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,位于淄博市东北部,东临青州市,西接张店区与桓台县,南与淄川区、青州市相邻,北与广饶县、博兴县接壤,全区总面积6668平方公里,占全市总面积的12%。
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就在今天的淄博市临淄区。临淄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,周代齐国故都,汉代齐王首府,三国为青州治所,隋、唐为大郡驻地,此后为县。临淄原名营丘,因东临淄河,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。1970年设立临淄区。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北部,地处鲁中丘陵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。
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,故城是周代至汉代的临淄城所在地,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部的齐都镇,地处临淄区的西面和北面,北至古城村北,南至西关村南,西依系水(即泥河),东临淄河,故名临淄。
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是今天的山东淄博。周武王元年(前1046年),武王灭商,建立周朝;武王二年,封太公姜尚于齐地,建立周代齐国,都治营丘,后齐献公因国都东临淄水(淄河)改称临淄。周安王十六年(前386年),齐相田和迁齐康公于东海,安王封田和为齐侯,田氏代齐,仍都临淄。
从西周时齐献公攻杀胡公,将齐都从薄姑迁至临淄(约公元前859年),至齐王建四十四年(公元前221年)秦军灭齐,中间虽经田氏代姜(公元前386年,齐康公十九年)的政权更替,但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未有改变。